节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访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毕志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粗放的发展方式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我省节能工作压力空前,特别是节能任务异常艰巨,形势异常严峻。

    近年来,我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十一五”期间,每年6月我省都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今年开始,省政府决定把“节能周”延伸扩展为“节能月”,并且还将举办大型的节能展。在“节能月”前夕,记者专访了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毕志坚。

 

    “十一五”:单位GDP能耗连续五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记者:“十一五”期间我省节能工作取得哪些主要成效?

    毕志坚:“十一五”时期,我省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0.79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0.664吨标准煤/万元,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我省下降16%的节能约束性指标,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能耗同步下降的良好局面。我省单位能耗连续五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左右,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0年以上。“十一五”期间,我省以8.5%的能耗增速支撑了约12%GDP增速,五年共实现节能量约40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节省5600万吨原煤,不仅大大缓解了我省紧缺的能源供给压力、紧张的能源运输压力,而且相当于节约能源成本400亿元。

    记者:“十一五”期间,我省单位能耗连续五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节能工作方面我省有何经验?

    毕志坚:“十一五”期间,我省节能工作的主要经验做法概括为以下七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制;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实施重点节能工程;三是突出重点,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节能;四是健全法规标准,加强节能监督管理;五是强化政策导向力度,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促进节能;六是加强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七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记者: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节能工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毕志坚: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节能工作,2008年我省成立以省长挂帅、省直2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节能减排统筹协调机制。黄华华省长多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省政府将“十一五”节能任务分解下达给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和重点耗能企业,并与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重点耗能企业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每年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同时还开展节能先进表彰奖励,先后表彰2007-2009年度省节能先进地区18个、先进单位548家、先进个人758人。此外,还先后对未完成年度节能任务的6个市政府进行问责。

 

    “十二五”:节能形势更加严峻

    记者:“十二五”我省节能的形势如何?

    毕志坚:可以说是异常严峻。主要体现在:一是我省单位GDP能耗绝对值(除北京外)位于全国最低水平,该指标已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0年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居全国最先进,节能潜力较小,再往下降的空间非常有限。二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还将加快,我省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将加深,居民能源消费将刚性增长。三是国家倾向于要求我省“十二五”承担更重的节能任务。“十二五”是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更重的节能任务将给我省节能工作带来空前压力。

    记者:“十一五”,我省节能工作屡创佳绩,“十二五”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省节能工作主要目标是什么?

    毕志坚:“十二五”时期,我省节能和循环经济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从2010年的0.66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0.544吨标准煤/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初定下降20%(2005年下降44.3%),从2010年的0.75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5年的0.602吨标准煤/万元;以省产业集群示范区和专业镇()为重点,建成30个循环经济工业园;通过工信部与我省共建方式,树立5-10个部省共建园区示范典型;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力争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记者:要完成这些目标,我省“十二五”期间在节能工作上有何新举措?

    毕志坚:“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立节约型、清洁型、生态型产业结构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技术节能、结构节能、管理节能、机制节能、社会节能的创新机制。具体表现在“四个结合”:一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制定和完善节能法规标准,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二是严格约束与激励推动相结合。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制,落实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完善节能激励政策,拓宽节能技改奖励范围,落实优惠政策,继续开展节能先进表彰。三是优化存量与控制增量相结合。严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企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对节能降耗有关键影响的重大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打好“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基础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省对今年的节能工作有何要求?

    毕志坚:做好2011年的工作打好基础,对于实现我省“十二五”节能目标至关重要。今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两个工作会议精神,把节能作为促发展、转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实现全省单位GDP能耗全年下降3.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为“十二五”节能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记者:对今年节能工作有何具体要求?

    毕志坚:首先要对“十二五”全省节能主要目标思路进行总体部署。分解下达节能目标,将“十二五”节能指标相对公平合理地分解下达给各地区、各部门和重点用能单位,建立新的节能目标责任制。推动强化“十二五”节能政策措施,尽快印发省“十二五”节能规划。其次,要推动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研究出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办法,建立节能评估审查与能源消费增量挂钩的机制,推进各地提高招商引资的节能门槛,转变招商引资理念,从源头上把好项目的节能关。第三,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用好省节能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实施节能减排信息化工程,加大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力度。第四,开展“双百”节能市场化服务工程。鼓励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表彰示范项目和单位,积极培育节能服务队伍,规范节能服务单位管理,搭建节能服务平台。第五,还将加强节能监管和监测,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管,开展千企节能监察行动及节能监测分析。第六,扩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体系,强化省循环经济工业园示范、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示范和工业园区清洁生产示范。同时还要完善循环经济法规政策,加快我省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出台加快推进全省自愿性清洁生产的意见和清洁生产“十二五”规划。

    记者:如何确保完成我省“十二五”节能和循环经济目标,特别是单位GDP能耗这一约束性目标?

    毕志坚:为确保完成我省“十二五”期间的节能目标,我省节能和循环经济工作要“完善两个体系,突出三个重点,加强四项工作”。首先就是完善两个体系。一是完善节能目标责任体系。科学制定并分解“十二五”节能目标,修改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强化节能奖罚措施,充分发挥节能考核这一指挥棒的作用。二是完善节能法规政策体系,加快制定《节约能源法》、《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与节能相关的限额标准体系。

    其次就是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单位管理,扩大节能监管范围,省将统一公布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鼓励各市将监管范围扩大到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责任,优化企业节能目标,努力使企业节能目标与地方节能责任相衔接。二是抓好重点领域,要进一步发挥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农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作用,分解节能任务,并研究制定部门节能工作评价办法。三是实施重点工程,实施万企(单位)节能工程,选择8000家重点用能企业单位、1000家商贸酒店、1000家大型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机构全面组织开展节能低碳行动,力争2015年形成2000万吨标准煤节能量。

    还有就是加强四项工作。一是加强运用市场化机制,利用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开展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二是加强节能监察力度,扩大节能监察覆盖范围,定期通报节能监察情况,加大对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三是加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指导推进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四是加强基础工作。加强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队伍建设,提升节能主管部门组织架构,充实人员编制,完善节能监察机构体系建设,完善节能服务机构的管理,推动节能服务公司做大做强。

    记者:为了确保完成目标,我们在节能宣传力度采取了那些举措?

    毕志坚:近年来,为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全省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并印发节能宣传画册、编写培训教材,尤其是在每年6月的节能宣传周期间,集中制作播放节能公益宣传广告、组织深入人心的系列活动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我省进一步创新节能宣传方式,扩大活动影响力和持久力,把节能宣传周延长为宣传月,而且69-11日举办首届国际节能展,就是为节能相关企业搭建一个更广阔的交流、推广、合作平台,营造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关心节能、支持节能的氛围。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85号广东机械大厦12楼 电子邮件:APGEI@163.net
电话:020-38863542 传真:020-38847360
Copyright @ 2004-2008 APGEI,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73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