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透析】

“珠三角”如何应对明天?

文:郭嘉鸣

【评论: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期,“珠三角”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惑和挑战,其实,这样的困惑和挑战早在3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被短期的比较优势和喜悦所掩盖了,在长期透支这种相对成本优势之后,困惑和挑战的出现,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一种必然】。

 


今年农历春节刚过,珠三角再度陷入民工荒及电荒的困扰。广东中山一家音响企业老板正为工厂近两百工人的缺口和高物价发愁,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了珠三角企业的心头病。有分析表示,内部协调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是珠三角发展最大的绊脚石,珠三角的协调发展,在于打造出多个特别有竞争力的产业,在空间上做好规划;并表示未来的区域发展不是城市经济,而是城市群经济。

据报道,广东省政府220日颁布《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再次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广州市平均起薪点增幅达到13%,为历年最高;东莞、珠海、深圳等地工资涨幅10%20%,但企业依然要到车站及人才招聘会上“抢人”。

与此同时,珠三角制造业重镇启动了电力应急错峰预案,被迫拉闸限电。部分地区出现“开四停三”,即一周企业并工四天,停工三天。广东省经贸委已公开表示:广东今年将遭遇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缺电局面。

“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所有的压力来得太快,一下子承受不了。”上述音响企业正开始与全球合作伙伴签署新年度订单,谈判艰巨,厂家想把2008年成本上涨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进产品价格,合作伙伴不接受,因为如此一来产品就没了竞争力。“这两年就别想挣钱了,只求不亏本,先熬着吧。”音响企业老板表示,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也让他心中发毛:“东莞一家企业裁员3000人,拿出了3000万元遣散费,还搞不定。企业太不好做了。”

珠三角的忧思

骤然严峻的经营环境,让诸多企业自问:珠三角怎么了?

“珠三角”本是一地域概念,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面积约四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四千万。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珠三角”作为一个经济概念在中国独领风骚,盖缘于其创造的财富神话。它曾为中国贡献了“顺德模式”、南海模式”、“中山模式”、“东莞模式”,创造了“深圳速度”、“珠海现象”。

然而时移势易,珠三角的辉煌正渐行渐远,面临被长三角赶超的挑战。

中国统计信息网发布的《2006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报告指出,根据2005年的数据,长三角经济总量大于珠三角。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05年长三角以16172亿元远远高于珠三角的5297亿元。

2005年,长三角对外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25.2%,珠三角则为20.17%,长三角高出5个百分点;到2005年,长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01年的27.09%上升到35.33%,而珠三角则由2001年的33.04%下降到28.88%。

长三角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在规模上出口略低,均已超过珠三角。这表明,外资投资的热点正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其实自2002年前后,成就了东莞经济奇迹的台资便开始了北移。

一位广东本地人在网上留言:“苏州市GDP超过深圳让我们震动,但当你听了苏州人空运当地肥美的螃蟹,千里迢迢送给深圳和东莞一带台商的故事,就会明白苏州为什么比深圳更能吸引台资。”

广东的媒体反问:“一边是广东恶劣的工作场所,一边是长三角省市向产业工人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及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你说,工人会选择哪里呢?”

资本及工人的离去,让珠三角倍感惆怅,2005年,顺德连续四年名列“全国百强县”之首的位置被江苏昆山夺走。“深圳,你被谁抛弃?”,“顺德,你还能可怕多久?”质疑声在珠三角泛起。

广东是坐商,浙江是行商,珠三角的老板们将大量的钱用于购买土地、房产等,没有后备资金,不思开拓;广东太依赖外向型经济;政府太弱;“珠三角丢失了当年创业的激情和勇气”……珠三角掀起了一股反思潮。虽然社会各方分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珠三角面临再造。

“再造”珠三角

先找症结,比较统一的观点是:珠三角作为一个区域来发展,内部协调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

“未来的区域发展不是城市经济,而是城市群经济。”在此理念指导下,自2000年以来,珠三角已有几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最大的动作当属2002年底的“大佛山的打造”,将“四小虎”中的顺德、南海撤市设区,并入佛山,以期把大佛山打造成广东的第三大城市。在广州“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扩张策略下,2000年将番禺、花都撤县并入广州,并深度开发南沙地区。

2005年版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规划》中,也一改1995年版珠三角中心“一主(广州)+两副(深圳、珠海)”的提法,提出“两个主中心(广州、深圳)+一个副中心(珠海)”。深圳上升为和广州并列的中心之一,珠三角定位广深为发展中轴。

政府加强规划缘于危机步步紧逼:珠三角地区的初中级产业正大规模高速度地向省外转移,但产业升级步伐却相对缓慢,由此,会造成珠三角的“产业空心化”;同时,广东东西两翼和山区的产业基础薄弱,因此,珠三角产业转移会越过广东东西两翼及山区,直接流入外省,欠发达地区仍将止步不前。

“发展到今天,广东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三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缺乏。广东经济转型很迫切。”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建三指出,珠三角的协调发展、在于打造出多个特别有竞争力的产业,在空间上做好规划,专注于专业领域的做强做精,并形成良性的投入机制和投入氛围。

2004年开始实施的大陆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成为大珠三角加速整合的发端。

如今,珠三角已开始以“泛珠三角”的新形象应对挑战,即“9+2”: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而形成的超级经济圈。

从“小珠三角”到“大珠三角”再到“泛珠三角”,广东的战略规划正在走向深化。

 

 


 

“西北第一经济区”筹谋崛起

文:黄杰

【评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浦东新区、滨海新区迅速腾飞,东北工业基地、成渝试验区、北部湾经济区、武汉城市群、长湘潭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的相继成型,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陆,中国经济呈现出合纵联横的发展格局,各区域纷纷抢抓机遇,谋求崛起,“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则显示出要打造“西北第一经济区”的雄心壮志。】

 


争相设立新的国家级经济区,以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已成为急欲抓住腾飞机遇的中西部省区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然而打破地方行政界限,真正实现各方互惠共赢,确属知易行难。以成渝、北部湾经济区先行,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有力承接的西部大开发跨省合作热潮,能否创出新气象,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48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及财政部官员一行11人悄悄抵达西安,开始为期三天的西安、汉中、宝鸡、杨凌农业开发区4地调研,研究方向之一正是如何灵活运用财税政策、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

两天前,正在西安参与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通称西洽会)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组织召开“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作为陕西常客,王金祥于2006年确定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并推动其写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继成渝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之后,横跨陕西、甘肃两省的中国西部第三枚重要经济棋子的落下,显然只是时间问题了。

西部大开发新支点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8年来,西北地区的专项开发一直是空白,本次启动‘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平衡区域经济,推动西北地区快速发展。”49日,一位陕西省政府人士表示。

48,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启动,成为我国继上海之后的第二个同类国家级基地。西安市阎良区发改委一官员直言:“国家要在西安发展大飞机项目,对陕西是一个重大机遇,因此新经济区的功能设置之一,就是要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业。”

据了解,除了航空航天业之外,高科技产业、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同时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主要发展方向。47日,陕西省宣布在西安建设金融商务区,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毫不讳言计划把该区打造成“西部金融中心”。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张宝通认为,尽管新经济区开发已注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但也是一种“单腿跳”的模式,因为高新技术和军工虽然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可惜关中的民营经济活力不足,陕西经济总量上不去原因正在于此。“新经济区应该一手抓高新技术和军工等相关产业,一手抓民营经济,向江浙学习,做‘小产品、大市场’,实现统筹协调发展。”他说。

天水市常务副市长张国华则认为,设立新经济区战略意义重大,西北地区将因此得到一些比较实惠的开发政策和经济发展支撑。早在324日,张曾专门赴京汇报经济区规划情况。

天水市发改委体改科科长裴根福透露,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将在近期内主持召开“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研究讨论规划提纲,“规划真正落地可能要等年底,我们期待用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客商参与西北开发。”

省际协作打破壁垒

“以前的经济区方案从来都是各(省)提各(省)的,现在捆绑起来连片规划,说明中央高层试图打破地方政府自我封锁,促进协同作战。”甘肃省发改委地方处一位官员坦陈,“这一重大转变正在逐步瓦解省域、地域、县域经济长期封闭发展的怪圈。”

仅以香烟为例,甘肃几乎不销售宝鸡产的猴王等品牌,而西安也很难买到兰州牌香烟。这位官员预计,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逐步成型,那些有形和无形的地方壁垒都将一一消解。

兼任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事的张宝通透露,他是在2004年开始提出“大关中”概念的,到了2006年,陕西在“大关中”后面加一个甘肃天水市,应该说,这是一个有点奇怪的安排,因为天水市GDP甚至不及陕西宝鸡市的1/3,与西安、咸阳等五市一区放在一起,好比一个篮球上放了一块小石子。

“多年来,陕西曾先后提出大西安都市圈、西(安)咸(阳)一体化、科技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等概念,都没有获得国家同意,因此大关中地区经济开发迟迟无法起步,”他表示,“现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能够成为与成渝、北部湾并列的西部三大国家级经济区,就因为天水市的加入,赋予了一个跨区域发展的概念,较为容易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

天水市发改委主任宋建平相信,将天水纳入新经济区规划是区域协作的必然结果,这不仅可以推进甘肃、陕西两省合作,也有助于建设内陆港务区、加强对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有效承接。

“其实在成渝经济开发区的功能设置和区域划分上,可以看出国家正在致力推动省与省之间的协作发展。”浙江大学西部大开发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中部6省在推进中部崛起进程中,就一直在强调协作共进,如武汉城市群、长株潭一体化等诸多经济区设置时,都突出跨区域协同发展。

行政区划之困

显然,天水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必将触动地方行政区划的敏感神经。

据悉,国研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也是调研组成员,而陪同国研中心人士调研的陕西省官员称,智囊机构同样关心省际之间的协作发展如何破题。

“成渝原本一家,融合起来尚存芥蒂,而天水自古属陇右,与陕西是两张皮,这样的省际合作很难保证协调发展。”天水市政府官员称。

甘肃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人士则对天水单兵入围新的经济区规划感到不解。他指着地图称,甘肃的平凉、庆阳地区距离西安要优于兰州,更有理由纳入开发区,退一步讲,甘肃方面难免会担心天水被陕西化,而不愿积极参与,相反,纳入地区增多,省际合作才可能站在一个平台上对话。

有意思的是,同样的担心在天水市却不存在。

“以后要靠陕西老大哥带着天水小弟玩,我们期待与陕西能够开展更多的实质性合作。”天水市常务副市长张国华直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85号广东机械大厦12楼 电子邮件:APGEI@163.net
电话:020-38863542 传真:020-38847360
Copyright @ 2004-2008 APGEI,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73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