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

△上半年经济图谱冷暖色:东部调整中西部加速  作为进入奥运状态的第一个工作日,721日,北京市的道路交通出现少见的畅通局面——北京约有200万辆机动车停驶。同时,北京市大型重化工业全部进入停产期,以保证北京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

当天,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由于奥运因素,目前北京市的投资和工业开始放缓,商品房销售降温,过去的6个月,北京经济增幅(GDP)11%,增幅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不仅北京,今年上半年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幅普遍放慢了脚步。根据各地的上半年经济运行公报,受出口增幅下降、投资增幅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东部省份经济增速都有所放缓。

与此对应的是,整体中西部地区受出口影响不大,经济增速维持高位运行。其中,一些受冰雪灾害和地震灾害影响的地区,如四川、湖南、贵州等,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还将继续加快。

东部发达省份增速回调

今年上半年,整个东部地区经济增幅下降比较明显,其中部分发达省份经济增速在全国的排名位于20名以外。根据各地公布的数字,东部沿海地区除了天津市受滨海新区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速加快外,其他的省份增幅都有所放缓。

福建、山东、北京上半年的经济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7-1.1个百分点不等。而上海去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3%,今年则下降到10.3%,广东去年上半年经济增幅为14.3%,今年则为10.7%,浙江去年上半年增速是14.7%,今年则为11.4%

对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济引擎的“转速”放慢,某省统计局一名核算处人士指出,主要是今年上半年投资增幅下降明显,同时工业增长乏力,更重要的是不少省份出口下滑。“三大需求下降,这在沿海地区过去很少同时出现。”他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今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4%,低于中部35.3%、西部28.6%的增幅。以北京市为例,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仅14.6%,增幅比一季度回落9.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投资实际仅增长5.8%,同比回落6.7个百分点。

工业的情况类似。上半年北京的工业增速为9.5%,上海、浙江也只有12%左右,大大低于全国16.1%的平均水平。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预计,今年全年北京市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是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而进入7月以来,决策层对东部沿海省份经济运行情况先后展开六次实地考察,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中西部上紧发条

从全国来看,今年上半年,中西部省份占据了经济增幅前20名的大部分席位。

内蒙古、陕西、重庆等经济增速均在15%以上,其中,陕西和重庆经济增速分别为16.2%15.2%,位居全国第四、第五名。此外,今年上半年,青海、湖北等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长也快于去年。对此,一位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工业和投资加快外,并无其他的秘诀。

占湖北经济一半江山的武汉拟定在8年内GDP达到万亿的水平。今年上半年,武汉市GDP达到1832.92亿元,增长15.6%,首次超过浙江宁波。

而其他一些中西部省份,尽管一度受灾严重,但是下半年加快经济速度似无疑问。比如贵州一季度受雪灾的影响,GDP增幅为零增长,不过第二季度加快发展后,上半年经济增幅已经为正值。同样,四川在遭受汶川大地震后,上半年阿坝州GDP下降20%,德阳市下降3.3%,而全省经济增幅仍能保持在9.1%

四川省统计局局长郝康理在7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预计,今年全年四川经济增长在10%左右。“地震灾害影响经济增长的区域和时间有限,全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面不会因此改变。”他说。

此前,湖南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张世平透露,湖南一季度GDP增速受雪灾影响,在全国的排位仅为30位,但是上半年GDP增速排位已经上升到了前20位,增速为11.8%

张世平预计全年湖南GDP增速有望达到12%。原因是湖南未完成的订单都会陆续完成,投资仍会加快,所以“下半年经济增速还会上提”。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7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是在结构调整中的回落,未来经济仍有保持较快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亚洲开发银行则在722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预测,今明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分别为9.9%9.7%。报告呼吁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采取从紧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报告还建议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以减轻粮食和燃料价格上涨对贫困人口的冲击。

 

△险象环生的全球经济  美国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已近一年。当时许多人希望,风险重估只会暂时中断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如今,这种希望己然落空。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身陷困境、股市暴跌、油价不断攀升,这些都清楚地表明,这场危机远未结束。十有八九,这场危机连开场阶段都没过。

那么,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何种状况?未来可能如何发展?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初步解答: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来自于两大方面:持续的金融危机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银行股的表现最能说明金融危机的状况。在危机的“震中”美国,截止上上个周末,标准普尔综合指数中的银行股市值较一年前缩水一半。

担心银行健康的不仅是股市投资者,银行本身也在担心。目前,3月及6月期间银行美元、欧元及英镑拆借利率与预期官方利率之差较3月份时扩大。其中,6月期贷款利差与去年9月和12月出现的前两个峰值持平。

这不仅仅是流动性危机。各银行对同行们的偿付能力表示担忧。它们的这种担忧有一个有力的理由:前些年发放的许多贷款的基础抵押品——住宅——市场状况持续恶化。今年4月,标普/Case-Shiller 20个城市房价指数的名义值与实际值较2006年中期的峰值水平分别下降18%22%。同时,下降的速度正在加快。

因此,股票市场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前景表现出近乎恐慌的情绪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两家政府支持的企业,为美国约四分之三的按揭贷款提供融资。政府正式接管这两家企业并非不可能,它们的债务总额将近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40%。如果政府接手,从政府总体负债水平来看,将让美国看起来与意大利无异。

与此同时,油价正逼近每桶150美元的水平。就在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担心金融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通缩风险之际,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价格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以实际价值计算,目前的油价水平比1979年高出25%——那一年是第二次石油危机的高峰时期。

鉴于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放缓,石油及其它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飙升让人感到困惑。6月份分析师的普遍预期为: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9(按市场汇率计算),低于2007年的3.8%,主要原因是高收入国家增长放缓。其中,预计美国今年经济增速仅为1.5%,低于2007年的2.2%;预计西欧经济增速为1.8%,亦低于2007年的2.8%

那么,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为何大宗商品价格却在飙升呢?流行的解释似乎是“投机”。但是,由于投机是无时不在的,这无法解释为什么现在价格猛涨。另一个流行的解释是美国大幅放宽货币政策。但这很难解释这样一个事实:按照欧元计算,油价也在快速上涨。同时,投机也无法解释那些没有活跃期货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如铁矿石。

谈到石油,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的丹尼尔·格罗斯(Daniel Gros)最近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在决定是否生产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投机因素。在判断所拥有资源的未来价值时,生产者就是投机者——这是对的,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预期实际油价的上涨幅度将超过替代资产的回报率,生产者会把石油留在地下(不开采)。因此决定当前价格的,是预期的未来价格。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是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需求的预期增长情况,以及对替代能源供应的担忧。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及其资源高度密集型的增长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素。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将达到10%2009年也将在9%以上。

那么接下来全球经济将如何变化?最重要的一点也许就是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有可能恢复迅速的增长,但同样有可能出现类似于金融崩盘的局面。

不过,总的经济动力正在减弱:美国及其它高收入国家正遭遇金融危机和楼市崩盘;大宗商品价格日益飙升;以及通胀压力,尤其是在新兴国家。除了持续放缓以外,很难看到全球经济的其它结果。甚至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全球经济的趋势增长率远低于人们几年前所希望的水平。

此外,其中一些风险可能以危险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例如,如果攻打伊朗,可能将油价推升至每桶200美元以上。另外,也不能想当然地看待美国政府的信誉。如果美国经济当前的去杠杆化(deleveraging)削弱了国内消费,该国经济可能陷入深度衰退。届时美国财政赤字将急剧膨胀,长期利率也可能大幅跃升。这会让美国政府的债务状况显得很难看。接着甚至可能出现资金撤离美元及美元债券的情况。那个时候,有谁还愿意执掌美联储呢?

好消息是全球经济迄今出人意料地保持良好,坏消息是仍明显存在下行风险。要想安然渡过这场风暴,需要一些运气,更需要明智的判断。

 

△地方政府力挺 再担保多路突围  集体遭遇发展困局的中国担保业,开始迎来一个转换的契机。

据悉,继东北再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二月高调挂牌以来,北京、广东、深圳等地正在加紧筹划再担保机构。

目前,拟成立的北京信用再担保公司,由北京市发改委牵头,北京市财政局出资为主,拟注册资本为10亿元;深圳拟成立的深圳市再担保投资基金,主要以市财政出资,拟募集规模为6亿—10亿元;而广东省亮出的底牌是,政府将出资100亿元,成立国内最大的再担保集团。

地方政府积极进军再担保背后,是担保业发展所面临的整体困局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加剧。

原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现己并入工信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纳入发改委统计的担保机构,全国共有3700多家。但业内人士指出,实际的数量可能要达到5000多家,这些担保机构由于缺少监管和规范,鱼龙混杂,能够进入良性发展区间、维持盈利的只有区区百家。绝大多数的担保机构面临着两大生存难题:一是担保机构的信用如何获得银行认可;二是成长期的担保机构,如何获得持续的资本补充,得到信用增级。

正是出于增强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能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愿望,地方政府仲出援手,拟设再担保公司,分担担保机构的信用风险,提高担保公司的信用等级,并放大信用倍数。

但业内人士指出,再担保要真正发挥作用,应该具备两大要素:一是担保机构具有统一的业务操作标准;二是具有银行认可的放大倍数。

而目前,在担保业尚无统一的业务操作标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化担保不分的前提下,业内人士认为,再担保的操作将遭遇一系列难题。

再担保破土

再担保,就是再担保机构利用自身的信誉和能力为担保机构提供信用增级和担保业务风险分担的行为。目前,各地虽都打算成立再担保机构,但是方案均有不同,唯一雷同的是,资金来源上都由政府全额出资或控股,从而赋予了再担保机构政府信用,并提升了信用。

北京市的再担保方案从2005年起开始酝酿。当时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共同做了再担保可行性分析课题。今年初,市发改委形成了初步方案,并于今年初市政府召开的专门会议原则通过。根据北京市讨论中的初步方案,北京信用再担保公司将于年内成立,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资金来源将以市财政出资为主,同时吸收北京的部分国有企业入股。

成立再担保公司后,首批将先吸收辖内的10家信用担保机构加入再担保平台,包括首创、中关村、中科智、晨光昌盛等。对于风险责任的分担,北京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加入再担保后,担保机构和再担保公司将各承担50%的风险责任。

为了提高担保机构的风险意识,将通过担保费率来进行约束。而担保费率的制定将根据担保公司的代偿率和担保企业所属产业进行区分。为了鼓励担保机构多做北京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规定的中小企业贷款,将对于担保费率进行不同程度的优惠。

北京市发改委人士介绍,担保机构在选择再担保服务时,可以分阶段,按产业将担保贷款打包进行再担保,也可以逐笔申请再担保。为了覆盖风险,再担保公司将从再担保保费总收入中提取1%作为风险准备金,以清还代偿贷款。

北京的模式与广东省的再担保模式略有相通之处。

广东省讨论的其中一个方案是,拟成立再担保集团,注册资本金为100亿元。与北京不同的是,这笔资本金有可能全部由广东省财政出资。如果该计划得以成行,这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再担保公司。

类似广东这样政府全额出资的再担保模式得到了不少地方的认同。今年2月挂牌的东北再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由财政全额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

当地知情人士透露,东北再担保由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牵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大连市等政府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为30亿元。其中,每家政府出资3亿元,其余的由国开行通过15亿软贷款的形式给吉林省投资(集团)公司,再以债转股进入。

东北再担保的注册地为吉林省长春,目前20%首期注册资金已经到位,由国资性质的吉林省投资(集团)公司出资6亿元。另外,黑龙江省出资也己到位,而其他省市的尚未到位。

东北再担保的成立,颇具示范效应。同期,深圳市开始着手策划自己的再担保方案,并于年初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当地的再担保体系和机制。

与上述三大方案不同的是,深圳再担保将设立成基金形式。届时,将在市财政局下设事业单位——深圳市再担保服务中心,由再担保服务中心负责该基金的运作和管理。

按照正在讨论的一个方案,再担保投资基金规模拟定为6亿-10亿元,政府财政出资将占绝对控股地位,另外,市政府将选择3-6家担保机构出资入股,每家的出资将不少于2000万元。

对担保机构的选择,将主要参考五大标准:在深圳注册成立、以深圳为主开展担保业务、不少于3年从事担保业务、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累计代偿率不超过3%

深圳再担保基金组建后,将只对出资参与到再担保体系的担保机构,开展再担保服务。再担保费率将以1%为标准,在一定的区间内上下浮动。浮动的幅度,一方面取决于受保企业的情况,主要参考指标为是否符合政府产业指导目录的要求;另一方面取决于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状况。

深圳再担保中心每年将给担保机构核定一定的再担保额度,在核定的额度内,对再担保业务进行逐笔审批。消息人士透露,深圳再担保方案己初步成形,再担保中心拟在今年9月成立。

资本金之困

在各地纷纷打出“年内成立”的时间表后,地方政府对再担保的企盼与焦急心情可见一斑。某地方发改委人士透露,政府当下急于出牌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一方面也是为了放大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这两者中,后者更为核心。

业内人士透露,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而担保是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一环。但目前,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不容乐观。

一方面,全国虽有5000多家担保机构,但是60%以上处于亏损境地。

以北京市发改委的统计为例,截至2007年底,在北京登记注册的内资担保机构约380余家,其中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为主的担保机构有65家,担保资金总额166亿元,在保余额430亿元,平均放大倍数仅为2.6倍。

而业内人士保守估算,担保放大倍数只有达到8倍以上,才可以盈利,最保守的估算只有达到4.7倍以上,才可以保本。从这个角度看,担保行业处于整体亏损态势。

对于平均担保费率收入为2%左右,却要承担100%风险责任的担保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

正是由于这种风险和收益的严重不对称,北京市中关村担保公司董事长张利胜认为,担保公司走上了一种对资本高度依赖的发展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担保公司只有在严格的风险控制能力下,不断做大资本金,不断放大担保倍数,才可能在“高风险低收益”的夹缝中,取得盈利,并拥有可持续的生存空间。

但目前,不少走上盈利的担保机构自身的信用放大倍数,已经几乎走到了尽头。

以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担保)为例,该担保公司完全由各级区政府及国企出资设立,进入发展期以来,屡受资本瓶颈困扰。中关村担保自1999年成立以来,首期注册资本金为1.83亿元,此后由于业务进入急速扩张期,资本金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此后,政府两次增资,资本金达到4.23亿元。

但迄今,正走入发展高峰期的企业,再次遇到了资本困惑。

张利胜介绍,截至2007年底,中关村担保的担保贷款余额达到38亿元,年担保贷款规模达到48亿元,累计的代偿率只有1%。

但根据国经贸中小企[1999]540号文的规定,担保公司的担保贷款规模与注册资本的放大倍数一般不得超过10倍。 

这成为不少担保公司的软约束,而在接近该上限时,合作的银行往往以风险太高为由,拒绝继续增加授信额度。从而严格限定了担保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中关村担保仅仅是一个代表。记者了解到,资本己经成为绝大多数处于滚动发展期的担保公司的首要发展瓶颈。如何给担保公司信用增级,放大信用倍数,成为各地政府考虑的重点。解决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补充资本金,二是实行再担保。

操作难题

通过再担保,不仅可以分散担保机构的风险,而且可以放大其信用倍数。但问题是,再担保可以放大多少倍数,这种放大的倍数能否得到银行的认可;而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在现有的体系下,再担保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政府强力推动、以政府信用介入的背景下,再担保的放大倍数主要看政府与银行的谈判能力。

目前,以北京和深圳的再担保机构的拟注册资本金来看,其所起到的信用放大能力极为有限。

而更重要的问题是,某全国性担保公司负责人指出,这些再担保机构能否长期发展,本身亦是一个问题。

导致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我国对担保机构并没有明确的监管和立法,由此导致各家担保机构缺少统一的业务操作标准。这就像要进行期货交易,却没有标准的交割物一样,使得再担保迟迟难以破局。标准缺失,导致再担保机构必将面临着一系列操作细节的难题。

其中,再担保费率的确定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另外,根据现有的各方案操作规范,要么逐笔进行再担保审批,要么打包审批。但是,业内人士指出,逐笔审批将面临着庞大的审批规模,这无疑将造成再担保机构的臃肿和低下的办事效率,而如果打包审批,粗放的审核无疑将走入再保险的“大数法则”之下,而改变了再担保的本意。

上述负责人认为,除了这些操作问题之外,现有的再担保的设计机制本身也蕴涵着一些问题。

“再担保的专业性很强,而现在由于政府介入,往往会派进行政体系的人,这种专业能力上的明显不对称,将影响到再担保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上述人士指出,而对于跨区域建立的再担保体系,又往往面临着多方政府利益协调的难题。

而细观各地再担保方案会发现,均以“符合当地产业政策指导目录”为再担保贷款准入的限制,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这使得再担保成为地方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砝码,而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就业的初衷。

资深担保业内人士认为,在现有的担保框架下,再担保要稳健发展的一个根本的制度性问题就在于,将政策性和商业性担保混为一谈。这导致有限的财政资金平均着力,从而限制了财政资金的效率。

而根据日本和美国等国际经验,再担保由财政拨款,只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实施,而商业性担保则完全根据市场化原则运行。

 

△韩国私人股本有意竞购香港电讯盈科资产  总部设在首尔的私人股本公司安博凯(MBK Partners)己加入其他潜在买家的行列,表示有意竞购香港商业大亨李泽楷(Richard Li)控股的旗舰电讯资产的相当大股权。

据熟悉交易进程的人士称,这家韩国公司和其它许多买家一起,在昨日的首轮截止日期之前,正式表示了对此交易的兴趣。

电讯盈科(PCCW)是李泽楷旗下的香港固话电信集团。今年5月,电讯盈科宣布,计划将其大部分核心资产重组成一家独立的控股集团,并将新公司不超过45%的股权出售给投资者。

电讯盈科将其香港固话、宽带、电视以及移动业务,重组成一家名为HKT Group Holdings的新公司。电讯盈科表示,计划最终将新公司上市。

购入一些亚洲最稳定电信资产的机会,吸引了麦格里(Macquarie)以及TPG和媒体及电信专家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等一些世界最大的私人股本集团。

安博凯可能介入的消息,很可能会使一些交易撮合人士感到惊讶,他们认为这家公司缺乏财力来完成可能高达25亿美元左右的竞购。安博凯由凯雷亚洲(Carlyle Asia)前总裁金秉奏(Michael Kim)执掌。

不过,自2005年成立以来,安博凯通过在台湾、韩国和日本与全球竞争对手竞购时出价更高,己在北亚地区建立了可信参与者的形象。

2006年,李泽楷首次试图出售电讯盈科的核心电讯资产受挫,因为中国政府机构——港澳事务办公室在幕后否决了这项交易。中方的反对由国有电信公司——中国网通(China Netcom)正式出面表态,该公司也是电讯盈科仅次于李泽楷的第二大股东。

这一次,电讯盈科在对潜在投资者推介时暗示,交易得到了中方的全力支持。电讯盈科委托投行瑞银(UBS)就此次股权出售提供建议,瑞银昨天拒绝置评。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85号广东机械大厦12楼 电子邮件:APGEI@163.net
电话:020-38863542 传真:020-38847360
Copyright @ 2004-2008 APGEI,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73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