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

△中国经济复苏要靠市场  大学毕业生最希望得到什么工作?二十年前,最多的答案是能够提供“铁饭碗”的国营单位;十年前,国企留给人的印象变成了困境和“下岗”,高收入和发展机遇让外企白领的工作更受青睐;今天,历史似乎回到了原点,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位,成为千百万毕业生激烈争夺的目标。

职业取向的变化,可以看作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缩影。始于30年前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焕发出惊人的活力,其核心是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农村,“包产到户”取代了人民公社,乡镇企业兴起;在城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成长,打破了国营“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支持经济和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转型的轨迹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国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回升: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两倍于GDP增速,企业利润向国有部门集中,特别是银行、石化、电信等国资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经济危机来临,政府主导的“4万亿”投资项目取代了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行业间冷热不均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私营企业减薪、裁员的压力日益上升,公务员考试的火爆也就不足为奇。

半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很多复苏迹象,“4万亿”投资和国有银行逾5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凸现了 “不差钱”的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不过,诚如温家宝总理日前指出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形势依然严峻:出口持续下降,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工业增长回升乏力,经济效益继续下滑,民间投资滞后,财政收入下降,农民增收难,就业压力大。

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健的复苏,关键在于重启市场化改革,而非推出规模更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贫困落后的局面大为改观。这一崛起背后最根本的经验是,进行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同时由封闭走向全方位的开放。中国增长的潜力由此得到释放。

鉴往知来,中国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应当坚持市场化取向。遗憾的是,近年来市场化改革在经济的很多领域出现了停顿,甚至倒退,突出表现在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间不平等竞争的局面——行政垄断、价格管制、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的制度环境,严重挤压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例如石化行业,石油、天然气上游开采的高额利润被三大国企集团垄断,下游成品油加工、零售领域,政府对成品油价格行政管制,同时给予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高额补贴和进出口权,使大批地方炼油厂、批发商、加油站要么倒闭,要么被两大集团收编。“国进民退”的现象也出现在其它行业,如国有航空公司亏损后,获得国家巨额注资,民营航空企业只能选择倒闭或被收购。

中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服务业中,国有资本占据了绝对优势;沪深两地1500多家上市公司中,约四分之三为国有控股。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遭遇的很多困难都与它们在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等方面的不利地位密切相关。

市场经济的核心要义是竞争,通过竞争形成价格信号,实现优胜劣汰。竞争促进企业创新,改进管理,控制成本,而垄断则不会给企业带来这样的动力。中国重组国有企业的思路——通过合并同类项“做大做强”,客观上减少而不是促进了竞争,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悖的。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已从196家下降到150家左右。

打造强大的国企不是坏事(比如联想),前提是保证企业间的公平竞争,避免“与民争利”。否则,国有企业的强大,将以整个市场的效益和消费者福利为代价。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前苏联,政府可以集中资源建立强大的重工业,但居民日常的消费品却难以满足。

缺少竞争的副产品是腐败滋生。在不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强势扩张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受到权力保护的市场地位。政治权力分配市场份额的同时,参与分享收益,形成“市场—企业—政府”之间利益输送的通道,便是腐败的源头。大到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小到一个“体制内”的职位空缺,都可能成为钱权交易的对象。

在中国,由政府开支影响的国内需求只占三分之一左右,创造的就业岗位还不到这一比例。而政府财政赤字持续增加,也会给经济带来风险。实现经济全面复苏,激活市场潜在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一个突破口就是向民间资本开放不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特别是服务业。这既增加就业机会,又增进社会公平。当今,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发展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意是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不同所有制经济体,政府应当平等地保护产权,公平地适用《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的开放和公平竞争。

中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将市场经济模式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其成败取决于能否克服改革遇到的各种阻力。三十年改革的前半程,中国改革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计划经济时代“左”的思想的束缚。改革的后半程,迟滞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政府与市场中的既得利益集团。这是改革在未来最需要突破的瓶颈。

 

△亚太企业新一轮融资热  亚洲各地企业争相利用股市走势强劲之机融资,以充实资产负债表或偿还债务。在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低迷之际,投资者对投资亚洲股票的兴趣却越来越浓厚,令该地区发行企业受益匪浅。亚洲是全球增长最快市场的大本营。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本周宣布,计划通过发行新股融资至多94亿美元,以帮助巩固资本基础并支付收购款项。这一融资规模创下了日本银行业的纪录。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港口及铁路集团Asciano搁置了一项面向私人股本竞购方的潜在资产出售交易,宣布将通过股市融资20亿澳元(合16亿美元)。昨日,它又把融资额提高至23.5亿澳元。所获资金主要将用于偿还债务。

自亚太股市在3月份反弹复苏以来,这是该地区最大的几笔融资交易之一。数据提供商Dealogic表示,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中国均位居今年全球10大股票发行国之列。近几周来,印度的股票发行也已明显复苏。此前,当地股市在该国大选结束后大幅飙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全球资本市场团队亚洲区董事总经理朱斯坦·艾克(Justin Haik)表示:“资本市场的信心已经恢复。近几周来,市场已重新定价。”有些企业是在为计划进行的收购交易融资,另一些企业则是在为可能出现的机会做准备。

三井住友正在从花旗集团(Citigroup)手中收购经纪公司日兴证券(Nikko Cordial)。据英国《金融时报》本月报道,韩国国民银行(Kookmin Bank)的母公司韩国国民银行金融集团(KB Financial Group)计划融资20亿美元,目的是为其可能在国内进行的一笔收购提供融资。艾克表示,机构和散户投资者仍乐于向盈利能见度(Earnings Visibility)良好的企业提供资金。他表示:“这段时期过后,此类企业可能变得比竞争对手更强大,并拥有抓住市场机遇的资本实力。”

澳大利亚企业已从股东手中筹得创纪录的资金。Dealogic的数据显示,就今年的股票发行额而言,只有美国和英国排在澳大利亚前面。投行人士表示,今年迄今为止,澳大利亚企业已融资近400亿美元,其中还不包括力拓(Rio Tinto)计划从投资者手中筹集的34亿美元。此项融资是力拓152亿美元配股计划的一部分。澳大利亚企业之所以仰仗股市,是因为该国缺少发达的公司债市场,此外,随着国际性银行撤回本土市场,来自这方面的融资也已减少。

瑞银(UBS)资本市场团队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区主管罗布·范德塞尔(Rob Vanderzeil)表示,自去年8月以来,澳大利亚股市一直对试图修补自身资产负债表的企业敞开融资大门。他表示:“机构和散户股东一直对企业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对那些拥有优质资产、但资本结构不适应当前环境的企业。Asciano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Asciano债务总额为50亿澳元,其中一半以上将于下个财年到期。

澳大利亚企业还利用了允许“加速发行”(Accelerated Offerings)的融资机制,“加速发行”可在数日内完成。而在一些欧洲市场,完成一次配股可能耗时6周。范德塞尔表示:“这为承销商提供了一个更为有利的风险剖面,在更短的时间内为发行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确定性。”他预计,收购性融资将成为澳大利亚下阶段融资活动的主要特征。他表示:“从重建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出发,很难想象还会出现更多的融资活动,因为许多存在再融资隐忧的企业已经进入市场。”

 

△中国进出口下降但投资飙升  中国出口和进口5月份继续下降,但随着政府向新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以提振日渐放缓的经济增长,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投资飙升至创纪录高位。出口同比下降26.4%,比4月份22.6%的降幅更大,这也是出口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进口同比下降25.2%,而上个月的降幅为23%,但经济学家们表示,进出口已经企稳,若在经过季节调整的月度环比基础上衡量,则基本上持平。

5月份,中国许多大宗商品和天然资源的进口量激增,显示基建出现反弹。这支持了昨日公布的其它数据,这些数据表明,今年头5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与2008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2.9%,这意味着5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升了38.7%。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三大的升幅,但由于中国的物价水平正在下降,因此上月的投资数字是政府从1997年起发布此类数据以来最高的。“尽管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私营部门的投资也显示出积极的迹象,”高盛经济学家宋宇(Yu Song)表示。

过去10年间,中国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一是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二是迅猛增长的出口。昨日的数据似乎表明,至少其中一个发动机可能已开始复苏。今年头5个月,与房地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加速至6.8%,高于1月至4月期间4.9%的同比增幅。不过,与2008年头5个月的同比增幅相比,今年的增幅仍低了25.1个百分点。今年头5个月,商业及住宅地产的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5.3%,但这么大的销售量升幅对价格并没有什么提振作用,导致某些经济学家质疑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在北京,今年头5个月的房地产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一倍多,但5月份的平均价格同比反而下降了1.1%

 

△中国进口飙升 航运市场复苏  中国铁矿石和煤炭进口量大幅飙升,推高了干散货运输业的收入,并结束了去年底及今年初席卷该行业的一波破产和违约潮。

被称作“好望角型”(Capesize)的最大型船舶日均收入已从46日的1.7万美元左右,升至639.3197万美元的高点。此后价格有所回落,但昨日的费率为7.0272万美元/日,几乎是4月初的4倍。

中国进口飙升缓减了干散货运输业的不利局面,该行业可能受经济低迷影响收入降幅最大的一个行业。好望角型船舶的日均收入从去年6423.3988万美元的峰值,跌至去年12月份的2400美元左右,跌幅高达99%。不过,船东和船舶经纪人担心,由于中国进口放缓及大批干散货船等待交付使用,市场可能很快会重新回落。干散货船运公司Paragon Shipping执行董事长迈克尔·波德鲁格勒(Michael Bodouroglou)谈及此次上涨时表示:“我对其可持续性不是非常乐观。”

船运费率上涨之前,中国铁矿石进口出现复苏。进口骤增导致青岛等中国最为繁忙的铁矿石运输港口出现严重拥堵。由于拥堵使船只难以返回运载新的货物,起到了进一步推高价格的作用。价格上涨最明显的是好望角型船舶,因为早先它们的费率跌幅较大,同时只面向钢铁行业。好望角型船舶只运载铁矿石和煤炭,大多数是供应钢厂。由于找不到负担得起的好望角型船舶,租船者转而包租较小型船只,该类船只因此受益。

能够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最大型船舶Panamaxes的费率昨日为1.8383万美元,高于4月初的约1.2万美元。然而,另一家干散货船运公司Seanergy首席执行官达莱·普劳曼(Dale Ploughman)表示,许多进口是铁矿石交易商进行的,而不是终端消费者。这可能意味着,进口的铁矿石被储存起来,而不是立即使用。庞大的库存可能导致以后进口突然下降。

总部位于伦敦的Braemar Shipping执行董事昆廷·索恩思(Quentin Soanes)指出,今年已交付使用了18艘好望角型船舶,还准备交付106艘,而只有12艘船只报废。索恩思谈到费率上涨时表示:“我们认为这是不可持续的。今年仍有大量新船交付使用。”

市场复苏可能会阻止船东淘汰旧船——此举被广泛认为是防止供应过度的必要举措。数月前还因不能盈利而停运的干散货船,目前大多数已重返市场。不过,我们仍然有理由感到乐观。波德鲁格勒表示,目前市场明显重新运转起来。去年秋季,由于信贷危机限制了贸易融资,市场几乎完全陷入停滞。波德鲁格勒表示:“我感觉,船运业的基本面已经好转。”

普劳曼和总部位于伦敦的SSY Shipbrokers期货主管马克·理查森(Mark Richardson)也都坚称,市场上涨有着坚实的基础。铁矿石交易商肯定相信,中国大量进口他们的产品,肯定有真正的市场。理查森补充称:“他们不会带走一船15万吨的铁矿石,只是希望将来能够卖掉。”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85号广东机械大厦12楼 电子邮件:APGEI@163.net
电话:020-38863542 传真:020-38847360
Copyright @ 2004-2008 APGEI,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73285号